华润娱乐

不秀恩爱也不撒狗粮,那古代人怎么过七夕?
你的位置:华润娱乐 > 业务范围 > 不秀恩爱也不撒狗粮,那古代人怎么过七夕?
不秀恩爱也不撒狗粮,那古代人怎么过七夕?
发布日期:2024-08-11 16:28    点击次数:183

农历的七月初七,是富有浪漫色彩的七夕情人节。想必许多人已经策划好如何度过这个特殊的日子了。然而,在这个重要的时刻,我们不能只关注于娱乐和嬉戏,而忽略了七夕节的深刻含义。

七夕节,又被称为“七巧节”、“乞巧节”、“七姐诞”、“牛郎织女节”和“中国情人节”等。这个节日的重要性源于古代传说中牛郎和织女在天上相会的故事。在这一天,古代的女子们会向上天祈求,希望她们能够拥有织女般的巧手,以及寻找到像牛郎那样痴心的伴侣。

因此,七夕节不仅是一个让人们享受浪漫的节日,也是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特殊日子。我们应该在欢度的同时,深入了解和尊重这个节日的背景和意义。

民间有一种说法,认为拥有一手好手艺的女子,在七夕这天较容易找到中意的男子。

另外,在过去,人们会在七夕节这一天在庭院中摆放瓜果,共同庆祝七夕。据说,晋朝的名士郝隆曾在这一天做了一件令人发笑的事情,这个故事至今仍在流传。

在宋朝的汪株《神童诗》中有载:“庭下称瓜果,云端望彩车。争如郝隆子,只晒腹中书。”

我们来看看古代人怎么过七夕:

一、秦汉时期:

七夕节在秦汉时期被人们视为不吉利的日子。据《云梦睡虎地秦简》记载: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 不出三岁弃若亡。

意思就是说这一天未能实现牛郎与织女的结合,那么不出三年,就会抛弃妻子。这说明在秦朝时期,七夕节被视为一种“禁忌日”。

《西京杂记》又云:“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,人俱习之。”据此,自汉代起已有七夕乞巧之俗,后世相沿成习。

二、唐宋时期

根据《醉翁谈录》中载:七夕,潘楼前买卖乞巧物。自七月一日,车马嗔咽,至七夕前三日,车马不通行,相次壅遏,不复得出,至夜方散。

可见,当时人们过七夕节时十分热闹,也十分隆重,京城专门有卖乞巧物品的市场,即“乞巧市”,七夕节逐渐演变为一个以美少女为主题的节日。

少女们渴望拥有一双灵巧的手,因此举办了一系列庆典活动,祈求自己在针线、纺织等技巧方面的能力。因此,七夕节又被称为“乞巧节”。

三、明清时期

清李振声《百戏竹枝词·乞巧针》云:“明水金针傍玉苔,夜分空盼彩云开。支机最有经年恨,肯把闲情度巧来。”

明清时期,人们生活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,遵循父母主导的婚姻。没有自由恋爱的权利,所以有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。

古代人们无法与喜欢的人相爱,故寄托于每年的七夕,逐渐演变为现在的“七夕情人节”。

对古代的女孩子来说,织补针线的手艺是十分重要的,织女手巧非凡,会织无缝的天衣,而七夕这天她与情郎相会,心情也很好,趁此良辰美景,人间的女孩子就会向她乞求,希望学得一点她那巧夺天工的手艺。

七夕的民间习俗:

1、曝衣曝书

《七夕》云:阁下陈书籍,闺中曝绮罗。

实际上,曝衣曝书习俗与织女织布缝衣有关,文人曝书行为扩大了七夕习俗范围。

2、泛舟戏水

《七夕泛舟(并序)》云:汀葭肃莫暑,江树起初凉。水疑通织室,舟似泛仙潢。连桡渡急响,鸣棹下浮光。日晚菱歌唱,风烟满夕阳。

也抒写了诗人七夕泛舟江面的欣喜之情。因牛郎织女被天河阻隔,七夕相会,需鹊桥帮助。后世演化为泛舟水面习俗。

3、穿针乞巧

早期的乞巧方式始于汉,流传于后世。姑娘们围坐,以五彩丝线穿针,速度快者得巧。喜蛛应巧稍晚。南北朝时,七夕夜在庭院中陈列瓜果,有蜘蛛结网则得巧,网密得巧多。

4、投针验巧

投针验巧习俗在明清时期兴盛。中午,将一碗水放在日头下,扔针到水中,观察水波倒影。若倒影像花鸟鱼虫,意味着讨巧,若波纹粗糙、倒影乱,则意味着未讨巧。这种讨巧方式很浪漫。

此外,还有吃巧果、为牛庆生、拜织女、拜魁星、宴乐达旦等七夕民俗。

七夕处于黄历七月,也就是民间俗称的“鬼月”期间,也有相关七夕禁忌,如不宜结婚、不宜分手、不宜吃牛肉、切戒色欲。

为什么要切戒色欲?

根据宋朝《杨公忌》所载:“是月初七为道德腊,十五日为中元,二日戒夫妇入房”。清朝《急救广生集》所载:“是月初七日,切戒色欲,勿想恶事。十五日犯色欲,损寿”。

七夕与中元节都是应该要断绝色欲的日子,因此民俗专家都建议民众,七夕日不要跟伴侣共度春宵。

然而,如今人们往往只关注情人节(中国的传统情人节是三月三上巳节),而忽略了其他本应存在的习俗,导致这些习俗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淡忘。